May 31,2015
募捐記--從不同角度看社會
募發票的活動圓滿的結束了!(如果有參與的人也謝謝囉)
而在這次的活動中,其實讓我也對人間百態有了頗深的感觸....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當我們正在前往募集點的路途上,我因舉著自製的牌子而被一位路過的女士注意到。
我很直覺的對她微笑,她竟也不問什麼,就掏出一張發票塞給我。我因此募到了全班第一張發票。
後來在回程時,我同樣舉著牌子,這回是被一名計程車裡的乘客注意到。
我同樣的對他微笑,他同樣不發一語地搖下車窗,從包包裡抽出一張發票遞給我。
所有人都萬分驚訝地追問我到底對他們說了什麼、做了什麼,而在我回答「只是微笑」這四個字的同時,所有人同時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。
我一開始也想不到任何理由去解釋這一切,但後來我就想通了--
微笑,是世界共通的語言,它只訴說一件事:善意與愛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在整個募捐的過程中,我見到不少和善的人們,願意花時間聽我們為何而募發票,並給我們幫助。
甚至有一位阿姨,花了將近五分鐘的時間找出她包包裡所有的發票,最後整疊塞給我們!
還有一對年約四至六歲的小兄弟,聽到我們喊的口號以後,在旁邊看了一會兒,最後兩人先後笑嘻嘻地跑了過來,一人捐了一張發票。那真是人類最純真的善意。
而有一位看起來二十來歲的大哥,在聽了我們的說明後,想了想,從包包裡找出一張發票,「我這張發票已經中了兩百塊,給你們好了。」他這麼說。
另外有一位叔叔,翻遍了自己的包包,卻連半張發票也沒找到。
於是他乾脆拿出一張百元鈔,問我們捐錢行不行?
當然,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以相同的態度對待我們。
一路上,我們也有遇上一些人,以奇怪的眼光盯著我們,甚至瞪著我們。
但真正說起來,友善的人還是比較多的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在募捐結束後,我們和班上其他組別的同學交流了一會兒。
這時我才發現,並非所有人都像本組一樣幸運。
有一組的同學告訴我們,他們才剛到達募捐點就遇上一位態度不佳的阿姨,瞪著他們對他們叨念了一陣。
「你們那個什麼瑠公國中啊,成天到晚在那邊募什麼發票,你們已經不知道是第N批的人了,我才不想捐給你們咧!」(註:我們是第三批募捐的班級沒錯,但募捐對象和前面的班級為創世基金會並不同,是動保團體)
他們也不能說什麼,只好笑著說沒關係,還是謝謝妳,心裡倒是火的可以。
人與人之間,難道就這麼不可信任嗎?
沒辦法,只能怪那些總利用人類惻隱之心來斂財的不肖人士,害得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事物難以受到幫助……。
好吧!妳不捐也許有妳的理由,但態度又何必如此惡劣呢?待人總是和氣的好嘛……。
另一組則是分派到有便利商店的區域,本以為站在商店附近應該可以募到不少發票,但詢問了從店裡提著大包小包走出的人們,多半尚未說到一半就被打斷,且得到的回答竟超過一半都是「不好意思,我沒有發票」!
這是多麼諷刺的事!
而我寧可相信是電子發票正在普及而使多數人不使用紙本發票,而非多數人根本不願聆聽他人的需要或因「假愛心」過多而全面否決了募捐之行為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說了這麼多不好的經驗,也該說說一些善心者的「奇人異事」。
有一組同學,遇上一位正倚著車滑手機的阿伯,於是上前詢問。
「沒有發票啦!」那幾位同學一聽,想說又被拒絕了,只好默默離開。
不久,阿伯把車開走了。但過了一會兒,他又回到同樣的地方。
這會他叫住那些同學,然後打開後車廂。
「你們不是要發票?拿去啊!自己拿。」所有人往那後車廂裡一看,三大袋發票!
我們猜,他應該是專程回家,然後把發票帶來的。
後來數完發票量後,我們推測每袋平均三百張,而三袋就有約九百張發票。
這數量甚至直逼歷年來平均兩個班所募得的發票數!
另外,在回到學校附近時,有一位開計程車的司機大哥正停在路邊休息,看到我們做的宣傳牌子,先找了一張發票給我們,爾後又說還要再拿更多來。
「你們是那邊學校的學生對不對?我等一下回家拿發票然後開到上面放警衛室那邊喔,你們十五分鐘後就在警衛室等……」十五分鐘後,他真的拎著一包發票來了。
根據清點的同學所說,那袋發票超過一百五十張!
我相信當協會收到我們的發票時一定會十分開心。如果他們知道這兩人的事,也一定會非常感謝他們的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這次的募捐行動,真的是讓人見到所謂「人情冷暖」。
而這也使我開始反思:換個角度,我平常若是見到募捐一類的慈善活動,反應是如何?
我也冷漠了嗎?對他們不信任?或者熱心主動?願意付出?
唯一確定的是,一切都還有很大的思考空間。
Date: 2015-05-31 PM04:44│點閱(319)│
檢舉│
未分類│回應(
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