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曾經遇過班上某個同學,每次見到你都要嘴巴使壞,說兩句難聽話嗎?「你講話聲音很噁心耶~你再開口小心我揍你!」因為長時間的謾罵,逼得你盡量躲避那位同學,他在附近的時候,只好安靜到不行,以免又要遭殃,這種所謂的「小事」,其實也算校園裡的霸凌喔!
大家一聽到「校園霸凌」,馬上聯想到同學間的威脅、恐嚇和暴力,其實潛藏在校園生活中的「黑暗面」,遠遠超過這些,霸凌所涵蓋的範圍比一般人想像的更廣,而且你我可能不只是受害者,也可能正是施虐者。
所謂的霸凌,簡單說就是欺負,可是必須屬於恃強欺弱,強者持續性的傷害無法抵抗的弱小者,身體、心靈的傷害都算在內,為使自己獲得某種滿足感,才屬於霸凌。如果是勢均力敵的口角或打鬥,或者偶發事件,都不算是霸凌。
那麼那些所謂的強者,會用哪些方式虐待弱者,滿足自己的心理呢?直接攻擊的手段包括,言語中有譏諷、排擠、貶損、戲弄、譏笑,行為上有推擠、碰撞、拳打腳踢或是惡意的眼神,破壞對方物品等等,也有一些是間接的攻擊,例如背後說壞話讓對方被排擠,或是故意造謠,讓弱者被排斥孤立等等。

其實在學校被同學欺負,或者欺負過別人,幾乎是人人經歷過的故事,為什麼這幾年突然變成全球關注的焦點呢?因為一直隱藏在學校生活底下的黑暗面,漸漸變成浮上台面的重大事件,例如美國的高中槍擊案件,與種族衝突不可分割,挪威曾經有中學生受不了在學校受虐,而集體自殺,轟動全國。台灣中小型的案件不斷,北部東部有些學區因為黑道勢力入侵,也開始有學生帶槍到學校,連老師都噤若寒蟬。
並不是每個欺負的行為,最後都會演變成新聞事件,但每個大事件都是從小摩擦開始的,千萬不要以為小事情就不去處理,如果你感覺班上有同學經常性的造成你的困擾,有時候甚至影響到你一整天的心情,導致上學慾望降低,連家人都感覺到你不快樂,那就要注意了。

首先,你
應該適度地對欺負你的同學表示不滿,把你的情緒抒發出來,有時候你只是反抗幾次,他們就轉移目標不去煩你了。如果還是無法停止他們的行為,
你可以先跟哥哥姊姊商量,他們都是「前輩」,說不定有什麼妙方喔!還是不行的話,只好
請大人出面,但最重要的是可以停止不當的行為,千萬不要讓父母以「報復」的心態,要求過於嚴厲的懲戒,這樣可能會造成雙方更深的誤會和傷害,最好是老師協助,把兩方的心事都說出來,並指導正確處理情緒的方式,建議新的相處之道,這樣才會共同成長。
當然,如果你心虛的看著這篇文章,感覺自己好像有某種「惡習」,喜歡針對班上某位同學進行言語肢體的攻擊,那就要反省一下了,雖然說說別人,動動手腳,好像不傷大雅,自己又有快感,可是每次不經意的小行為,都會無形中,在彼此心靈劃下傷口,對方可能會感到自卑或是憤怒,只是沒有表達出來,累積到一個程度,可能會火山爆發,造成兩敗俱傷。而你自己也因為這個惡習,變成「言語或行為的暴力上癮」,也就是習慣用欺負別人發洩情緒,隨著年紀增長,如果沒有改善,親近的人都會避之不及,那就得不償失了。
一個韓國學生在美國開槍掃射,這麼嚴重的暴力事件,都是從每天一兩句嘲諷、貶抑開始的,你感覺到這些小事正在發生嗎?趕快想辦法停止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