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步:判斷時機:是否適合溝通

在開啟一段有效的溝通對話前,先問問自己
三個問題:
□ 我/他現在的情勢適合溝通嗎?
□ 我/他能否冷靜的對彼此表達情緒和想法?
□ 我/他精神好嗎?
如果上述的問題勾選一題以上,建議你們先休戰,擇日再開;在雙方狀態不佳的情況下,硬要溝通只會帶來更多的爭吵,不過要記得約好下次的時間,不然很容易演變成逃兵和追兵的戲碼。
在彼此有初步共識可以開始溝通時,抓住
先傾聽後發言的要領,可以讓你的溝通更順暢。
第二步:先傾聽

傾聽的目的是釋出「我願意先了解你」的善意,透過問問題讓對方說更多:
你願意說說你的心情嗎?
你願意告訴我你在想什麼嗎?
而專注的傾聽更是溝通中不可被忽略的,一個人有沒有認真在聽你說話,從他的表情、肢體語言及回應可以明顯看出來,當別人正在說話的時候,請給予他100%的專注力,暫時不要想其他的事情,也不要在心裡的OS中默默評論、分析他,唯有
先專注的聽懂別人,別人才會願意聽自己。
第三步:後發言

發言的目的是透過說出來,
讓對方了解你的情緒、想法和需要,這時候可以同樣將剛剛的問題,在心裡問自己一遍,而說出來的方式請選擇
用「我」(我覺得(情緒、想法)、我希望(需求))
當做開頭,取代指責命令味道濃厚的「你」(你應該....)。
在溝通過程中不免遇到情緒高漲或意見不同的時候,記得提醒自己可以討論但不要落入無效的爭論之中,當彼此的狀況都不好的時候,適時的休息冷靜一下也是必須的唷!
溝通,就像是跳雙人舞,有一方先主動邀請,另一方答應,才會開始,而過程中,也需要配合彼此的腳步,有人先進有人先退,才不會亂了節奏踩傷彼此;當然,也有可能你都主動邀請也做到先傾聽,對方仍然不願意配合,或是溝通後彼此不願意改變、這時候能做的或許就是接納包容,好好拍拍自己並重新定義這段關係。